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留在滨职 | 留学生讲“立秋”

日期:2025年08月07日 10:02 来源: 作者:

 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。它的到来,标志着季节转换的正式开始,意味着夏天即将谢幕,秋天缓缓登场。“立”字代表“开始”,“秋”字则与禾谷成熟息息相关。

不过,“立秋”并不等于“入秋凉”。此时往往还处在“三伏天”的末伏,暑热依旧逼人。尽管如此,立秋后的大趋势已悄然改变:空气中的湿度、降雨量开始从一年中的峰值转折下降,早晚的微风中也可能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清爽。

习俗:

一、晒秋: 在山区尤为盛行,人们将丰收的玉米、辣椒等农作物晾晒在房前屋后、屋顶窗台,形成五彩斑斓的画卷,是庆祝丰收的生动写照。

二、啃秋(咬秋): 主要在南方流行,立秋这天人们会大吃西瓜,认为可以驱除“秋燥”,预防秋季的干燥不适。

三、贴秋膘: 民间有立秋称体重的习俗,与立夏时的体重对比。如果体重减轻(“苦夏”),人们便会在立秋后多吃些美味佳肴,尤其是肉类,以补充营养,“贴”回膘来,为秋冬储备能量。

四、祭祀祈福: 一些地方会举行秋社等祭祀活动,感谢上苍和祖先的庇佑,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生活安康,并举行“尝新”仪式,品尝新收获的粮食,庆祝辛勤劳作换来的成果。